热门好书《成都夏夜晚风遇骄阳》是来自AAA丝路帮主最新创作的女频的小说,故事中的主角是苏念林晓星,小说文笔超赞,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。下面看精彩试读:就看见一只白鹭落在池边的石头上,苏念小声说:“这白鹭是老住户了,每年春天都会来,老教授说它们是跟着锦江...
《成都夏夜晚风遇骄阳》精彩片段
#夏夜晚风遇骄阳##第一章开学日:望江荷畔初遇九月的成都还裹着夏末的湿热,锦江的风掠过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钟楼,铜铃在风里荡出悠远的声响——这钟楼是民国二十年(1931年)由美国建筑师设计的,红砖墙白穹顶,钟体是从英国运过来的,每天下午四点敲响时,声音能传遍整个望江校区。风还吹得荷花池里的荷叶沙沙响,池面浮着几片粉白的花瓣,老校工说这池荷花是1952年川大合并时,华西协和大学的教授亲手种的,如今池里的锦鲤更是传了三代,以前常有老教授坐在池边喂鱼看书,连巴金先生在川大任教时,都写过“荷风送香,锦鲤绕桨”的句子。林晓星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,滚轮在青石板路上磕出“咕噜咕噜”的声响,额角的碎发被汗浸湿,黏在泛红的脸颊上。奶奶的蓝布包里还塞着两袋灯影牛肉丝,是在文殊院门口的老字号买的,奶奶总说:“这牛肉丝的做法是张飞传下来的,当年他在阆中守边关,把牛肉切成丝晒干,方便士兵携带,后来传到成都,就成了咱本地人的零嘴。”“晓得了奶奶,您快坐三轮车回去,师傅说走九眼桥那边,还能瞅见锦江的游船。”林晓星笑着挥挥手,看着奶奶的身影钻进三轮车——师傅是个五十多岁的成都人,车把上挂着个竹编小筐,里面放着自己泡的菊花茶,“嬢嬢莫慌,九眼桥的游船刚开,您还能看会儿夜景再回家。”九眼桥的桥身是明代万历年间修的,九个桥洞在月光下像一串糖葫芦,老成都人说,站在桥洞下说话会有回音,是当年修桥时特意设计的“回音洞”。转身往宿舍走时,行李箱没注意磕到了荷花池边的青石板,拉链崩开一道缝,薄荷糖撒了一地,还有奶奶给的平安符,用红布包着,里面是文殊院的香灰。“哎呀!”林晓星蹲在地上捡糖,指尖刚碰到一颗薄荷糖,就被池里的锦...